宝宝有黑眼圈怎么办?
生理因素: 生理性的黑眼圈无需处理,年龄大了就会消失。
过敏导致的: 如果宝宝还有其他不舒服,比如:鼻塞、流鼻涕、揉鼻子、睡觉打呼噜、打喷嚏、眼睛发红、揉眼睛等,家长需要考虑宝宝是不是有过敏性疾病,及时就医。等病好了,黑眼圈也会逐渐好转。
外伤导致的: 如果是外伤造成的黑眼圈,家长需要观察宝宝皮肤有没有破皮、活动状态如何,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是否有伤到眼球、牙齿和脑部。
宝宝黑眼圈可以预防吗?怎么预防?
1. 生理性的黑眼圈无需预防。
2. 过敏性因素导致的黑眼圈,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并且积极治疗过敏性疾病。
如果是过敏性疾病造成的黑眼圈,可以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来预防。常见的过敏原有尘螨、霉菌、花粉、牛奶、蛋清、海鲜、蟑螂等。
另外,空气中刺激性物质,比如烟草烟雾、颗粒污染物、挥发性物质,以及浓烈的气味和冷空气都有可能诱发过敏性鼻炎发作,家长要注意减少宝宝接触二手烟等刺激物质。
患有过敏性疾病的宝宝,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过敏药物缓解症状。
常用的口服药有:西替利嗪(1 岁以上适用)、氯雷他定(2 岁以上)。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较久、使用鼻喷激素后依然控制不佳,那么在医生的指导下,还可以考虑使用孟鲁司特钠口服。
常用的外用药有: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3 岁以上)、布地奈德鼻喷剂(6 岁以上)。
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鼻腔,也是过敏性鼻炎有效的居家护理措施。
3. 避免外伤。
包括包好的家里家具边角预防碰撞,宝宝坐车用安全座椅,大孩子骑自行车时戴好头盔护具等,预防意外事故发生伤害宝宝身体。
为什么小宝宝会有黑眼圈?
与成人不同,宝宝的黑眼圈和睡眠关系不大,小婴儿就算夜夜不睡也不会有黑眼圈。宝宝的黑眼圈一般是由生理性因素、过敏性因素或外伤导致的。
生理性因素
人的眼圈周围有丰富的静脉血管,由于宝宝的皮肤比较薄,静脉血管的颜色透出来,看上去就会发青发黑。这种黑眼圈是生理性的,随着年纪长大会逐渐消失。
有些宝宝五官立体、皮肤比较白,或者眼窝凹陷比较深,黑眼圈看上去就更明显。
过敏性因素
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会造成宝宝眼周组织充血肿胀,外观上看起来是很明显的黑眼圈。
一些慢性的过敏性疾病,比如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炎等,还可能导致眼周静脉血管淤血,黑眼圈也会很明显。
这样的孩子通常还有其他症状,如频繁打喷嚏、流鼻涕、鼻痒、揉鼻子等。
外伤因素
如果宝宝被撞到脸,导致皮肤淤血,由于眼周血管丰富,也容易出现黑眼圈。
宝宝有黑眼圈,什么时候要去看医生?
单纯的黑眼圈不需要看医生。
如果宝宝还有其他症状,包括:鼻塞、流鼻涕、揉鼻子、睡觉打呼噜、打喷嚏、眼睛发红、揉眼睛,这些症状影响到宝宝正常生活,吃不好睡不好玩不好,或者持续了 7 天以上还没有好转,建议去医院检查。
外伤造成的黑眼圈建议及时就诊,排除眼球、牙齿和脑部受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