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聚烯烃,作为在传统聚烯烃技术基础上创新发展的高性能材料,其在分子结构设计、聚合工艺以及性能表现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它展现出更为出色的强度、韧性、耐温性、耐化学腐蚀性能,以及卓越的光学特性。这些独特优势让高端聚烯烃在新兴产业中脱颖而出,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关键引擎。
近年来,国内众多企业积极响应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的号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勇于探索创新。在高端聚烯烃产业链布局上,我国企业已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逐步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地位。我国哪些企业在布局高端聚烯烃产业链?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差距还有多大?
一、高端聚烯烃重大项目梳理
1)中国石化
中国石化作为我国石化行业的领军企业,在高端聚烯烃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战略布局能力。旗下多个项目取得显著进展,为我国高端聚烯烃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津南港 10 万吨 POE、10 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于 2024 年 11 月 11 日成功启动并顺利运行,全面生产高端新材料。其中,10 万吨 / 年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装置标志着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突破。该装置在工艺流程中成功解决了核心设备国产化问题,所使用的淤浆泵能够处理气液固三相物料,固含量高达 40% wt,有效降低了成本并缩短了采购周期。同时,依托中国石化在天津的新材料研发中心,项目结合自有技术和英力士技术,生产多种高端新材料,包括医用低气味高密度聚乙烯、高性能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E100+、POE、高碳 α- 烯烃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
茂名石化 5 万吨 / 年 POE 与原料项目也在稳步推进。2024 年 8 月 29 日,茂名石化 5 万吨 / 年聚烯烃弹性体(POE)工业试验装置 35 千伏变电所一次受电成功,为装置试车和机械竣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镇海炼化 150 万吨 / 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产业集聚项目同样备受瞩目。2023 年 5 月,该项目获得批准,涉及 150 万吨 / 年的蒸汽裂解能力以及一系列下游高端新材料生产装置,包括 80 万吨 / 年的裂解汽油加氢、50 万吨 / 年的芳烃抽提、20 万吨 / 年的丁二烯抽提等。
此外,中国石化在丙烯基弹性体(PBE)和聚 1 - 丁烯(PB-1)等高端聚烯烃材料的研发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果。2024 年 12 月 6 日,北京化工研究院天津科学试验基地国内首套丙烯基弹性体(PBE)中试装置顺利打通生产全流程实现一次开车成功。该中试装置采用北化院自主研发的溶液聚合技术,应用自主研发的催化剂,制备系列丙烯基弹性体新产品,标志着北化院已成功掌握基于单中心催化剂和溶液聚合平台开发丙烯基弹性体技术。
2024 年 11 月 29 日,天津科学试验基地聚丁烯 - 1 中试装置顺利打通全流程,一次开车成功。该中试装置采用北化院自主研发的液相本体法烯烃聚合技术,应用自主研制的催化剂,开发系列聚丁烯 - 1 为主的高端聚烯烃材料,将持续拓展聚丁烯 - 1 产品的应用领域,为实现关键材料自主可控、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聚 1 - 丁烯(PB-1)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被誉为 “塑料中的黄金”,是目前世界上最尖端的化学材料之一。
2)中国石油
中国石油在高端聚烯烃领域积极布局,凭借其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丰富的产业经验,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
2025 年 3 月 15 日上午,蓝海新材料公司举行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项目开工仪式,标志着项目建设正式迈入关键核心装置全面建设的新阶段。该项目是中国石油集团与江苏省战略合作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新建 18 套化工装置,全部采用国内技术,其中 16 套选用中国石油自主技术。项目计划建设包括 20 万吨 / 年 FDPE 装置、2×2.5 万吨 / 年乙丙橡胶装置、10 万吨 / 年 POE 装置、10 万吨 / 年 1 - 己烯 / 1 - 辛烯装置以及 2×1000Nm³/h 电解水制氢装置,并配套建设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在 POE 生产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2024 年 12 月 25 日上午,独山子石化公司宣布,其聚烯烃弹性体(POE)系列新产品产量已突破万吨大关。5 月 6 日,公司按计划转产 POE,并在次日实现了国内首次气相法生产聚烯烃弹性体的技术突破。经过对试产产品经专业技术评价分析,性能与进口产品相当,公司随后在下游光伏胶膜、改性等 10 余个领域 80 余家客户中推广试用,根据市场反馈不断改进产品。
3)万华化学
万华化学(蓬莱)有限公司 40 万吨 / 年聚烯烃弹性体项目是其在高端聚烯烃领域的重要布局。2021 年 9 月,万华化学完成 POE 产品中试,并布局了多套 20 万吨 / 年的 POE 产能,属于公司 “120 万吨 / 年乙烯及下游高端聚烯烃项目” 的重点装置之一。
2024 年 6